移动电源的组成,移动电源的内部结构-KIA MOS管
移动电源的组成
移动电源是一种便携式储能充电设备,组成包括三大部分:
电芯(储能部分)
电芯是移动电源的能量存储核心,主要分为两类:
聚合物锂电芯:采用铝塑软包装,具有容量大、重量轻、形状可定制(可适应不同外观设计)的特点,安全性较高且内阻小(可低于35mΩ),电能利用率更高。
18650锂电芯:圆柱形钢铝壳电池(直径18mm,高度65mm),单节容量通常为2000-3000mAh,技术成熟且成本较低,但需多节串联以提升容量。注:早期还有镍氢电池,但目前已较少使用。
电路板(控制部分)
电路板负责电能转换与安全管理,包含以下关键功能:
升压系统:将电芯的3.7V电压升至5V输出(通过DC-DC转换),转换效率一般为80%-85%,高质量产品可达90%。
充电管理系统:防止过充、过放、短路等风险,确保电池安全。
其他功能:如电量显示、温度保护(通过热敏元件或PTC电阻)等。
外壳(结构部分)
外壳材质通常为塑胶、铝合金或陶瓷,主要作用包括:
保护内部元件免受物理损伤。
散热设计(部分高端产品会加入散热结构)。
外观设计适配用户便携需求(如轻薄化或防摔设计)。
移动电源的组成部件
移动电源主要是由转换电路板、电芯、连接结构、外壳,和一些安全传感器组成的。
转换电路板:
使用移动电源时看到的输入输出接口、电源按键、电量显示装置一般均集成在转换电路板上;在转换板内部有着输入输出IC、电池组保护板(MOS+检流电阻+电源管理IC)、主控单片机以及若干稳压稳流的电阻电感和电容,部分快充电源还会有协议识别芯片等。转换电路板承担着电量输入电芯和从电芯输出时的电压转换任务,同时监控着电芯电压避免过充过放,是移动电源保护的第一道屏障。
电芯:
移动电源的电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软包的长方形聚合物电芯,另一种是圆柱形电芯(常见的是18650电芯,另外还有26650、20650、14400等多种型号,数字决定了电芯的外观大小),两种电芯各有优劣,同种电芯也存在做工和质量的区别,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说聚合物电芯和常规圆柱形电芯究竟谁更好一些。
连接结构:
连接结构主要是指电芯与转换电路板之间的连接,主流移动电源的电芯-电路板连接方式主要分为导线连接和镍带连接。总的来说,镍带连接的稳固程度和电阻低于导线连接,相较于导线要更为安全可靠。但总的来说,两种连接方式都是合规的,并不是说导线连接的移动电源就一定是劣质产品。
外壳:
移动电源的外壳材质一般分为金属材质和阻燃塑料材质。两种材质各有优缺点:金属外壳坚固美观,难以划伤,看起来更为高端,散热性能也要更为优秀一些,但它重量偏重,同时容易划伤其他电子产品;塑料外壳外形多样,着色多彩,廉价可靠,轻便温润,但较容易被划伤磨损,高端程度也稍显不足。当然,两种材质均为合规的移动电源外壳材质,安全性上难分伯仲。
安全传感器:
移动电源最主要的安全传感器是贴附在电芯表面或夹在两个电芯之间的温度传感器,是移动电源非常关键的一个安全结构。当电芯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的存在可以使控制IC及时获取异常情况,切断电芯的所有输入输出,避免异常的进一步扩大。
联系方式:邹先生
座机:0755-83888366-8022
手机:18123972950(微信同号)
QQ:2880195519
联系地址:深圳市龙华区英泰科汇广场2栋1902
搜索微信公众号:“KIA半导体”或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提供 MOS管 技术支持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图文来源其它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